10月21日下午14:00,我校在明德楼三楼327会议室召开2026年专业设置论证会。校领导、教务处及各二级学院代表围绕区域产业需求与学校长远发展,为新专业布局出谋划策。

 


扎实调研,精准定位

多维度调研,深入行业一线:为确保新专业“能落地、有特色”,各二级学院提前启动筹备工作,通过网络调研、企业走访、行业座谈及同类院校调研,全方位把握行业动态与人才需求。

特别是企业调研环节,各专业深入企业一线,精准对接岗位需求与技能标准,为新专业设置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。



资源梳理,保障建设基础:在调研基础上,各学院全面梳理现有师资、实训室等资源,确保新专业建设有坚实的物质与人力保障。

 

深入分析,撰写材料

系统分析,科学规划:基于调研结果,各专业代表详细分析了新专业的必要性、培养目标、课程体系及就业前景,撰写了内容详实、数据准确的申报材料,为论证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。

 

论证严谨,精益求精

聚焦前沿,紧扣需求:论证会上,各二级学院紧扣区域产业升级需求,聚焦信息安全、低空经济、数字创意及体育健康等前沿领域,积极谋划新专业,展现了学校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。

质询建议,优化方案:校领导班子及专家团队认真聆听各专业汇报,针对关键问题提出质询与建设性建议,助力申报方案不断优化,确保新专业既符合产业需求,又具备高度的可行性与竞争力。

 


谋篇布局,“岗”上赋能

产业需求导向,服务地方经济:校长马传松强调,新专业设置要紧跟区域产业升级步伐,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
他指出:“新专业必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,确保学生学有所用,用有所成。”

办学实际导向,确保可持续发展:同时,马校长还强调要以学校现有资源条件为基础,充分考虑师资、教学设施等因素,确保新专业能够顺利落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 


此次论证会不仅为学校新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,更有助于优化专业布局,精准对接区域发展需求。未来,我校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,动态调整专业结构,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注入新动力,开启学校发展新篇章!


点赞(0)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